潍坊北辰中学“党员先锋”政治学科社区治理的制度密码
暑期项目化学习设计
马龙门
2022年7月
社区治理的制度密码 暑期项目化学习
暑期将至,为了贯彻潍坊市教育局的暑期工作要求,鼓励广大学子走向社会,了解社会,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,做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,结合我校实际,制定政治学科以“社区治理的制度密码”为主题的暑期综合实践系列活动。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,旨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、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的素养。具体活动如下:
小社区•大舞台
在潍坊这片浸润齐风鲁韵的土地上,社区虽小,却成为基层治理的璀璨舞台。从人民商城社区的“繁星”文化品牌到奎文门社区的“马扎议事会”,从南大街小区的“红色物业管家”到街巷涌动的志愿服务微光,潍坊以党建引领为纽带,将社区治理的“小细胞”串联成服务民生的“大网络”。这里,每一处楼宇街角都是创新治理的试验田,每一位居民都是点亮城市温度的星星之火。
活动一 议事协商
我的社区我发声
一、活动目标
1.理解基层民主协商机制,掌握议事规则。
2.培养发现社区问题的观察力与提案能力。
3. 提升公共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。
二、活动内容
1.实地调研:分组走访社区,记录环境卫生、设施维护等问题(如宠物粪便治理、垃圾分类难点)。
2.模拟议事会:
(1)参照奎文门社区“马扎议事会”形式,设置“红领巾议事厅”。
(2)角色扮演(居民代表、物业、社区干部)辩论老旧小区改造方案。
3. 提案设计:形成《社区文明养犬公约》《楼道微花园方案》等可执行文本。
资源推荐:可以借助必修三《政治与法治》、选必一《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》的内容进行理论支撑。
三、活动评价
每位同学上交一份《社区文明养犬公约》、《楼道微花园方案》提案,引入居民打分,评价重点放在提案可行性、现场答辩逻辑性上,评选5份优秀提案并在学校公众号发布。
活动二 文化创变
传统新生在社区
一、活动目标
1. 深度认知潍坊非遗文化(风筝、年画等)的社区渗透价值。
2. 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创新融合路径。
3. 强化文化传承责任感。
二、活动内容
1. 非遗工作坊:
(1)学习扎染、剪纸技艺,设计“社区文化井盖涂鸦”图案。
(2)参考“中医生活化”模式,创作二十四节气养生手绘海报。
2. 科技赋能实践。
(1)结合AI扇物馆创意,开发“数字潍坊风筝”H5互动页面。
(2)利用VR技术复现奎文门历史场景。
资源推荐:①《潍县县志》、潍坊地方历史、网络资源 ②ai智能软件
3. 社区策展。在党群服务中心举办“非遗少年说”微型展览。
资源推荐:可以借助必修三《政治与法治》、必修四《哲学与文化》的内容进行理论支撑。
三、活动评价
每位同学在“非遗工作坊、科技赋能实践和社区策展”三项活动中至少任选一项作品成果上交,上交方式可以是实物、视频、照片、文本、现场等,强调作品服务居民的实用性,引入居民打分,评选2个实践活动优秀小组和10位实践活动优秀同学。
活动三 志愿协同
青春微光照街巷
一、活动目标
1. 理解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纽带作用。
2. 设计可持续的微公益项目。
3. 培育社会责任感与组织执行力。
二、活动内容
1.需求对接:
(1)访谈独居老人,建立“需求清单”(如智能手机教学、代购服务)。
(2)对接“小苏志愿队”资源,参与社区卫生清理日。
2.项目孵化:
(1)设计“共享工具墙”、“爱心课桌计划”等微项目。
(2)参考高新区“中医进社区”活动形式,组织青少年健康科普角。
3.校社联动:
社区联合学校开展“社区花园共建”社会实践。
资源推荐:可以借助必修三《政治与法治》、选必一《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》的内容进行理论支撑。
三、活动评价
每位同学上交一份“共享工具墙”、“爱心课桌计划”等微项目策划书,引入居民打分,评选5篇优秀作品并在学校公众号发布。
结语
如今的潍坊社区,正以“小社区”托举“大文明”,以“小切口”书写“大文章”。老旧小区焕新颜,议事平台聚民心,文化滋养润无声,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画卷徐徐展开。当万家灯火中传来读书声、议事声、欢笑声,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愈发鲜亮——小社区的大舞台,终将演绎出基层治理最动人的篇章。
潍坊青少年既是“小社区”的受益者,更是“大舞台”的缔造者。作为北辰学子,让我们以青春之名,执创新之笔,在楼宇巷陌书写共治故事,于非遗传承中赓续文化根脉,用志愿微光照亮城市温度。当少年热忱融入社区肌理,潍坊的治理画卷必将因青春力量而更加绚烂——这是我们的城,更是我们的时代答卷!